——二论如何看待“为官不易”
本报评论部
制度的完善、纪律的执行不可能一劳永逸、一蹴而就;让制度敬畏、规则意识融入为政者的精神世界,同样是一个艰辛的过程
有这样两组数据耐人寻味。去年中央至少出台了14项禁令,涵盖了从“舌尖”到“车轮”、从月饼贺卡到烟花爆竹的多个方面;与此同时,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处分18万余名违纪干部,全国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4521起。
作风在抓,腐败在查,风气在变,对“一年来最使你难忘的是什么”这个问题,不同版本的调查答案中,反腐倡廉都排在前三位。群众乐见“为官不易”,一些人抱怨“官不好当”,都源于这样的现实语境:党纪国法发威了,“紧箍咒”让人头痛了,纪律约束越来越成为高压线。
刚刚过去不久的2013年,被一些媒体称为“禁令之年”。有人说,去年或许不是规章制度出台最多的一年,但却是最有成效的一年。令行禁止之效从哪里来?
毛泽东同志说过,世界上怕就怕“认真”二字,共产党就最讲认真。去年以来,从管住吃喝到“掐灭烟头”,无不从领导干部抓起,子帅以正,孰敢不正?公开审理薄熙来案、10多个省部级干部落马,反腐“零容忍”态度让多少问题官员惊心?坚决查处衡阳破坏选举案,500多名人大代表被依法终止资格,打破法不责众“惯例”,防止了多少“破窗效应”?大问题要抓,小问题也不放过,每一个时间节点都不懈怠,一项一项地治理“四风”问题,不少群众由此感叹,“对干部越是管得细管得严,风气就越是向好”。
“木受绳则直,金就砺则利”,纪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。正是由于坚持说到做到、敢于动真碰硬,以领导带头的示范效应、有纪必执的制度刚性、抓铁有痕的落实韧劲,我们才能充分释放从严治党的正能量,不断激扬反腐倡廉的清正风气。制度管用了,执行硬气了,“伸手必被捉”日益成为大概率事件,各项纪律也逐渐由软约束变成硬杠杠。越织越密的制度笼子,越收越紧的纪律约束,给党员干部穿上了“紧身衣”,也提供了一面面镜子,映照着各级干部对权力和自我的认识。
倘若怀着“千里来做官,只为吃和穿”的信条,放不下“领导就得骑马坐轿”的“优越感”,走不出办事就得吃拿卡要的潜规则,那么放眼看去,大到党纪国法,小到条条禁令,都是与自己为难作对,处处寸步难行。整天长吁短叹“为官不易”,实则是心里难以割舍“为官不宜”所带来的权力福利,不想告别“为官不正”所误导的灰色人生。而对于克己奉公、严格自律者来说,两袖清风何尝不是最好的人生写照,依法办事、照章而行何尝不是最佳的工作环境?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的,作为党的干部,就是要讲大公无私、公私分明、先公后私、公而忘私,只有一心为公、事事出于公心,才能坦荡做人、谨慎用权,才能光明正大、堂堂正正。
古人云,一心可丧邦,一心可兴邦,只在公私之间尔。作风问题,本质上是对人心的鉴照、对党性的考验。以往的教训告诉我们,“四风”问题具有顽固性、反复性,抓一抓会好转,松一松就会反弹,而且有的会变本加厉。树立政坛清廉之风、养成干部廉政之习,之所以是一场持久战,既因为制度的完善、纪律的执行不可能一劳永逸、一蹴而就,也是因为,让制度敬畏、规则意识融入为政者的精神世界,让“有权必有责、用权受监督、违法必追究”成为不可撼动的常识,同样是一个艰辛的过程。
宋代朱熹写过一副对联:地位清高,日月每从肩上过;门庭开豁,江山常在掌中看。今天的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肩负着重大职责,更应心胸开阔、志存高远,不以恶小而为之、不以善小而不为。抓作风问题就是积小胜为大胜,营造廉洁从政的政治生态,以党风政风带社风民风,重塑风清气正的大好河山,需要我们遵行制度的每一条,迈好脚下的每一步。